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結舌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名詞介紹
結舌
病證名,又稱絆舌、連舌,屬中醫兒科常見之舌部病證。其成因主要由於舌繫帶短縮,牽制舌尖活動,致使舌體轉動不靈,伸縮受限。此症多見於初生嬰兒,可妨礙吮乳;若幼兒漸長,則易致言語不清,發音困難。
中醫理論中,舌為心之苗,又為脾之外候,經絡上連於心、脾、腎等臟腑。舌繫帶之異常,可視為局部氣血運行不暢,或先天稟賦不足所致。傳統治法以外科手法為主,即以消毒鈍頭小剪刀剪開過短之舌繫帶,剪後以枯礬水或龍膽紫外塗,取其收斂止血之效。操作時需精準,避免誤傷舌體經絡,以防血溢不止。
此症與五遲五軟中之「語遲」相關,若因先天不足而致,可輔以調補心脾腎之治法,如服用益氣養陰或活血通絡之方藥,以助局部氣血濡養。然外科處理仍為治標之關鍵。
古籍如《幼幼集成》提及「舌絆」之症,強調「剪開即愈」,反映傳統中醫對形體異常之調整思維,結合外治與內調,以復其常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