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結核穴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名詞介紹
結核穴
結核穴為經外奇穴之一,位於後背正中線旁開3.5寸,與大椎穴相平處。此穴在中醫臨床中主要用於治療肺結核及其他結核性疾病,具有調理肺氣、清熱解毒、扶正祛邪之效。
定位與取穴
結核穴的定位以督脈為基準,大椎穴為參考點。大椎穴位於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處,結核穴則在其水平線旁開3.5寸,約當肩胛骨內側緣附近。取穴時,可囑患者正坐或俯臥,先定位大椎,再向外側量取相應距離。
主治功能
結核穴在中醫理論中歸屬肺系相關病症的治療範疇,其作用機理與調節肺臟氣機、疏通經絡有關。肺結核在中醫稱為「肺癆」,多因正氣虛弱、癆蟲侵襲,或陰虛火旺所致。結核穴能輔助清瀉肺熱、滋陰潤燥,並通過針刺刺激激發經氣,以達扶正抗癆之效。此外,此穴亦可用於其他結核病變,如淋巴結核、腸結核等,體現中醫「異病同治」的原則。
針刺方法
臨床操作時,通常採用直刺法,進針深度約0.5-1寸。針感多表現為局部酸脹,或向周圍擴散。中醫強調「得氣」為效,故施針時需依據患者體質調整手法,虛證宜補,實證宜瀉。
配伍應用
結核穴可與其他穴位配伍以增強療效。例如:
- 配肺俞、膏肓俞,加強補益肺氣;
- 配足三里、三陰交,調補脾胃以資氣血生化;
- 若陰虛潮熱,加太溪、陰郄以滋陰降火。
理論依據
結核穴雖為經外奇穴,但其作用與膀胱經、督脈密切相關。膀胱經主一身之表,督脈總督諸陽,此穴位於兩經交會之側,故能調動陽氣以抗邪。此外,近代中醫研究認為,刺激結核穴可調節免疫功能,與現代醫學對結核病的治療方向有一定契合。
結核穴的應用體現中醫「辨證取穴」的特色,結合整體調理與局部刺激,為結核病的輔助治療提供獨特思路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