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窌穴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
名詞介紹


窌穴之中醫詳解

窌穴之基本概念

窌穴,在中醫學中乃指人體經絡系統中之特定穴位。"窌"字本義為地窖或深穴,引申為人體氣血深聚之處。《針灸聚英》有云:"此書以經絡窌穴類聚為一卷",可見窌穴乃穴位之統稱。其特質在於多位於骨骼孔隙或肌肉深層,為經氣出入之門戶,較一般腧穴更為深邃。

窌穴之經絡歸屬

窌穴主要分佈於足太陽膀胱經與足少陽膽經,其中尤以八窌穴最為著名。八窌穴位於骶骨孔中,左右各四,分別為上窌、次窌、中窌與下窌。此八穴乃督脈與膀胱經氣血交會之所,主治下焦諸疾。

窌穴之生理特性

窌穴具以下生理特點:

  1. 氣血深聚:位於組織深層,為經氣匯聚轉輸之樞紐
  2. 連通內外:溝通表裡經絡,調節臟腑功能
  3. 應時特性:部分窌穴如八窌,其開闔與月相盈虧相應

八窌穴詳解

八窌穴為窌穴之代表,其具體定位與功能如下:

穴名 定位 主治功能
上窌 第一骶後孔中 調經止帶,利水通淋
次窌 第二骶後孔中 理氣止痛,通調二便
中窌 第三骶後孔中 強腰健腎,固精止遺
下窌 第四骶後孔中 活血化瘀,通絡止痛

窌穴之臨床應用

窌穴在針灸治療中應用廣泛,主要用於:

  • 婦科病症:月經不調、帶下、不孕等
  • 泌尿系統疾病:淋證、遺尿、小便不利
  • 腰骶部疼痛:腰肌勞損、坐骨神經痛
  • 生殖系統疾病:陽痿、遺精、前列腺疾患

窌穴之刺灸要領

針刺窌穴需掌握以下要點:

  1. 進針角度:多採用斜刺或直刺,深度視患者體型而定
  2. 得氣感應:針下多有沉緊感,患者常有酸脹放射感
  3. 補瀉手法:根據虛實採用提插捻轉等手法調節經氣

窌穴與其他腧穴之區別

窌穴與一般腧穴相比,具有以下特異性:

  • 位置更深:多位於骨骼孔隙或深層組織
  • 反應更強:刺激時產生的經氣感應更為明顯
  • 治療更專:對特定系統疾病有專效性

窌穴體系乃中醫針灸學重要組成部分,其理論與應用體現了傳統醫學對人體深層氣血運行規律的深刻認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