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腳腫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腳腫,中醫名詞,又稱足腫。是水腫病的常見症狀之一。

《證治要訣.腫》中記載:「足腫者,謂腿足作腫也。有濕熱太甚而作腫者,其色紅腫,當清濕熱,如當歸拈痛湯亦可。有脾虛不足而作腫者,其色白腫,當養脾氣,如參苓白術散加牛膝、苡仁。有脾虛氣滯而不行者,腫久必有水出,破之難痊,治宜實脾為要,如參苓白術散加升麻、澤瀉。有病久而作腫者,其腫下連足趺,如皮腫可治,肉腫難除,當養正健脾,如補中益氣湯加牛膝、續斷。」

腳腫的病因,主要有濕熱太甚、脾虛不足、脾虛氣滯、久病正虛等。

(1)濕熱太甚:由於外感濕熱之邪,或內生濕熱,或飲食不節,或情志不遂,導致濕熱蘊結,阻遏氣機,水液代謝失常,水濕停聚於下,下肢為重,故以腳腫為主要表現。其臨床表現為:腳腫脹,按之凹陷,伴有發熱、口渴、小便短赤、大便溏薄等症。

(2)脾虛不足:由於脾主運化水液,若脾虛失運,則水液代謝失常,水濕停聚於下,下肢為重,故以腳腫為主要表現。其臨床表現為:腳腫脹,按之凹陷,伴有食欲不振、倦怠乏力、大便溏薄等症。

(3)脾虛氣滯:由於脾主升清降濁,若脾虛氣滯,則運化失常,水濕停聚於下,下肢為重,故以腳腫為主要表現。其臨床表現為:腳腫脹,按之凹陷,伴有腹脹、噯氣、食少腹痛等症。

(4)久病正虛:由於久病不愈,正氣耗損,氣血不足,運化失常,水濕停聚於下,下肢為重,故以腳腫為主要表現。其臨床表現為:腳腫脹,按之凹陷,伴有面色蒼白、神疲乏力、食欲不振等症。

腳腫的治療,應根據病因、病機,辨證施治。

(1)濕熱太甚:可用清熱利濕、消腫散結的方法治療。常用方藥有:當歸拈痛湯、三仁湯、茵陳蒿湯等。

(2)脾虛不足:可用健脾益氣、利水消腫的方法治療。常用方藥有:參苓白術散、四君子湯、補中益氣湯等。

(3)脾虛氣滯:可用理氣健脾、利水消腫的方法治療。常用方藥有:香砂六君子湯、四君子湯合升麻澤瀉湯等。

(4)久病正虛:可用補益脾腎、利水消腫的方法治療。常用方藥有:補中益氣湯、八珍湯、十全大補湯等。

腳腫的預防,主要包括以下幾點:

(1)飲食宜清淡,不宜過食肥甘厚味,以免生濕助濕。

(2)生活要有規律,避免過度勞累,以免耗傷氣血。

(3)保持良好的心情,避免情緒激動,以免肝氣鬱結,影響脾胃運化。

(4)適當運動,增強體質,以提高機體抗病能力。

腳腫是一種常見的症狀,如果出現腳腫,應及早到醫院就診,以免延誤病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