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腳趾骱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腳趾骱,即腳趾關節。《傷科補要》卷二:“腳趾骱,即腳趾關節也。”《醫宗金鑒》卷十四:“腳趾骱,即腳趾關節也,其病多因跌撲損傷,或因風寒濕邪侵襲,或因勞累過度,或因外感內傷,或因跌扑損傷,或因風寒濕邪侵襲,或因勞累過度,或因外感內傷,或因飲食不節,或因房事不節,或因情志不遂,或因氣血陰陽失調,或因經絡不通,或因臟腑功能失常,而致腳趾關節疼痛、腫脹、屈伸不利等症。”

腳趾骱的病因病機,主要有以下幾方面:

  1. 外感風寒濕邪侵襲:風寒濕邪侵襲人體,可導致腳趾關節疼痛、腫脹、屈伸不利等症。
  2. 內傷勞累:過度勞累可導致氣血陰陽失調,從而引起腳趾關節疼痛、腫脹、屈伸不利等症。
  3. 飲食不節:飲食不節可導致脾胃功能失常,從而引起腳趾關節疼痛、腫脹、屈伸不利等症。
  4. 房事不節:房事不節可導致腎精虧損,從而引起腳趾關節疼痛、腫脹、屈伸不利等症。
  5. 情志不遂:情志不遂可導致肝氣鬱結,從而引起腳趾關節疼痛、腫脹、屈伸不利等症。
  6. 氣血陰陽失調:氣血陰陽失調可導致腳趾關節疼痛、腫脹、屈伸不利等症。
  7. 經絡不通:經絡不通可導致腳趾關節疼痛、腫脹、屈伸不利等症。
  8. 臟腑功能失常:臟腑功能失常可導致腳趾關節疼痛、腫脹、屈伸不利等症。

腳趾骱的臨床表現,主要有以下幾方面:

  1. 腳趾關節疼痛:腳趾關節疼痛是腳趾骱最常見的臨床表現。疼痛可為持續性疼痛,也可為間歇性疼痛。疼痛的程度可輕可重,可為隱痛,也可為劇痛。疼痛的部位可為單個腳趾關節,也可為多個腳趾關節。
  2. 腳趾關節腫脹:腳趾關節腫脹是腳趾骱的另一常見臨床表現。腫脹可為局限性腫脹,也可為全腳趾關節腫脹。腫脹的程度可輕可重,可為輕度腫脹,也可為嚴重腫脹。
  3. 腳趾關節屈伸不利:腳趾關節屈伸不利是腳趾骱的另一常見臨床表現。屈伸不利可為單個腳趾關節,也可為多個腳趾關節。屈伸不利的程度可輕可重,可為輕度屈伸不利,也可為嚴重屈伸不利。

腳趾骱的診斷,主要根據患者的臨床表現,結合相關檢查進行診斷。

  1. 臨床表現:根據患者的臨床表現,可以初步診斷為腳趾骱。
  2. 相關檢查:可以進行X光檢查、CT檢查、MRI檢查等,以了解腳趾關節的情況,並排除其他疾病。

腳趾骱的治療,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:

  1. 藥物治療:可以使用非甾體抗炎藥、消炎鎮痛藥、中藥等進行治療。
  2. 針灸治療:可以使用針灸、拔罐、艾灸等進行治療。
  3. 推拿按摩治療:可以使用推拿、按摩等進行治療。
  4. 手術治療:對於嚴重的腳趾骱,可以進行手術治療。

腳趾骱的預後,主要取決於病因、病情、治療方法等因素。如果病因清楚,病情輕,治療方法得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