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腳丫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腳丫,即腳趾。《醫宗金鑒.外科心法要訣》:「臭田螺瘡最纏綿,腳丫搔癢起白斑。」

臭田螺瘡,又名臭腳丫瘡、臭腳丫子瘡,是一種發生於足趾間的慢性化膿性皮膚病。其主要症狀為腳趾間皮膚潮紅、腫脹、疼痛,並有膿性分泌物,若不及時治療,可引起蜂窩織炎等嚴重併發症。

臭田螺瘡的發病原因尚不完全清楚,但多與細菌感染、局部皮膚潮濕、摩擦等因素有關。本病好發於夏秋季節,以青少年及成年人多見。

臭田螺瘡的治療以局部用藥為主,常用藥物包括抗生素軟膏、消炎止痛藥膏等。若病情嚴重,可口服抗生素治療。此外,還應注意保持局部皮膚清潔、乾燥,避免摩擦。

臭田螺瘡的預防主要包括以下幾點:

1.保持局部皮膚清潔、乾燥,避免摩擦。 2.勤換鞋襪,保持鞋襪清潔、乾燥。 3.避免赤腳走路,尤其是在公共場所。 4.若有腳部皮膚破損,應及時處理,避免感染。 5.平時可適當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,以增強皮膚抵抗力。

如果您有腳丫瘙癢、起白斑等症狀,應及時到醫院就診,以免延誤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