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腳汗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腳汗

腳汗,又稱足汗,是指足心汗出不止的一種病症。多由脾胃濕熱或脾胃虛寒所致。

脾胃濕熱型腳汗

症狀:足心熱而不時汗出,伴有口渴、小便黃、大便不成形等症狀。

治療:可使用清熱利濕、健脾和胃的藥物治療,如茵陳蒿湯、三仁湯等。

脾胃虛寒型腳汗

症狀:足心冷汗時出,伴有胃脘部隱痛、食慾不振、大便溏薄等症狀。

治療:可使用溫中健脾、散寒止汗的藥物治療,如附子理中湯、四神丸等。

腳汗的預防

  1. 飲食宜清淡,少吃辛辣、油膩、生冷的食物。
  2. 保持足部清潔、乾燥,勤換鞋襪。
  3. 適當鍛鍊,增強身體素質。
  4. 保持心情舒暢,避免精神緊張。
  5. 如果腳汗嚴重,應及時到醫院就診。

腳汗是一種常見的症狀,多由脾胃濕熱或脾胃虛寒所致。可以通過飲食調理、藥物治療、運動鍛鍊等方法進行預防和治療。如果腳汗嚴重,應及時到醫院就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