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腳根風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名詞介紹
腳根風
腳根風,又稱「腳根喉風」,首見於《瘡瘍經驗全書》卷一,屬中醫喉科疾患之一。其名源於病發部位與症狀特徵,多與風邪、熱毒或氣血失調相關,臨床表現以咽喉腫痛、吞咽困難為主,嚴重者可波及頸項,甚則影響呼吸。
病因病機
中醫認為,腳根風多因外感風熱邪毒,或內生鬱火,上攻咽喉所致。風熱之邪客於肺胃,循經上擾咽喉;或情志不暢、飲食不節,致肝胃火熾,痰熱互結,阻滯咽喉經絡,發為腫痛。此外,陰虛火旺、氣血虧虛者,亦可能因虛火上炎而誘發此症。
臨床表現
- 咽喉腫痛:初起咽喉一側或雙側紅腫熱痛,吞咽時加劇。
- 頸項強急:邪毒壅盛時,可蔓延至頸項,導致轉側不利。
- 聲音嘶啞:熱毒灼傷喉絡,津液受損,致發聲困難。
- 伴隨症狀:或見發熱、頭痛、口乾欲飲、便秘溲赤等實熱證候;若屬陰虛者,則見咽乾癢、午後潮熱、舌紅少苔等虛火之象。
辨證分型
- 風熱襲喉:發病急驟,咽喉紅腫,伴惡風發熱,舌紅苔薄黃,脈浮數。治宜疏風清熱、利咽解毒,方用銀翹散加減。
- 肺胃熱盛:咽喉劇痛,黏膜深紅,高熱煩渴,便秘,舌紅苔黃燥,脈洪數。治宜瀉火解毒,方選清咽利膈湯。
- 陰虛火旺:咽部微腫,乾癢灼熱,午後加重,舌紅少津,脈細數。治宜滋陰降火,方用知柏地黃丸合養陰清肺湯。
外治法
- 針刺放血:於少商、商陽穴點刺出血,以瀉熱解毒。
- 吹藥療法:以冰硼散或錫類散吹喉,清熱消腫。
- 含漱方:以金銀花、甘草煎湯漱口,清熱止痛。
古籍記載
《瘡瘍經驗全書》將腳根風歸類為喉風之一,強調其「腫連腳根,毒結喉間」的特點,並指出需辨明虛實,對證施治。後世醫家進一步闡發,認為此病與「纏喉風」「鎖喉風」等有相似之處,但病位與病機略有差異。
腳根風之論治,體現中醫「同病異治」原則,需結合四診,審因辨證,方能標本兼顧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