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腳發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腳發,又名足發背、腳背發、足跗發、龜毒、蛇沿毒,是一種發生在足部的結毒腫痛。多發於足背部,因濕熱之邪乘虛下注於三陽經或外傷瘀血日久化熱,或足三陰經精血虧損所致。
症狀表現為初起患部堅硬紅腫疼痛,不易作膿,且伴見身熱,脈數等全身症狀。
治療方法:
- 如疼痛作膿者,多屬濕熱下注,預後較好,宜清熱解毒,可服仙方活命飲加木瓜、牛膝、外用隔蒜灸或用蜜搗菊花葉及芙蓉葉各等分外敷。
- 如色赤微腫,膿清,久不愈合者,屬精血虧損,治宜滋陰補腎,或補中益氣。用六味地黃湯,補中益氣湯加減。
- 色黯不潰者,用桑枝灸以行鬱滯助陽氣,並服十全大補湯,八味丸以健脾胃滋化源。
由於足背多骨,肉少皮薄,下肢末梢血循較差,故癰疽發於足背者,消退或成膿均較遲緩,愈合較難。
【古籍原文】
《外科樞要》卷三:“腳發,亦名足發背、腳背發、足跗發、龜毒、蛇沿毒。此病多發於足背部,因濕熱之邪乘虛下注於三陽經或外傷瘀血日久化熱,或足三陰經精血虧損所致。症見初起患部堅硬紅腫疼痛,不易作膿,且伴見身熱,脈數等全身症狀。治療:如疼痛作膿者,多屬濕熱下注,預後較好,宜清熱解毒,可服仙方活命飲加木瓜、牛膝、外用隔蒜灸或用蜜搗菊花葉及芙蓉葉各等分外敷。如色赤微腫,膿清,久不愈合者,屬精血虧損,治宜滋陰補腎,或補中益氣。用六味地黃湯,補中益氣湯加減。色黯不潰者,用桑枝灸以行鬱滯助陽氣,並服十全大補湯,八味丸以健脾胃滋化源。”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