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交骨不開難產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
名詞介紹


交骨不開難產

病證名,出自《傅青主女科》卷下難產篇,指產婦臨盆時因交骨(即恥骨聯合)未能自然開解,導致胎兒難以娩出之證。此證多因氣血失調或產前耗損過度,致使交骨閉合粘滯,臨產時不得舒展。

病因病機

中醫認為,交骨之開合由氣血所主。氣血協調則分娩順暢,若氣血偏衰,則影響交骨開解與胎兒下行:

  1. 血旺氣衰:氣虛無力推動,雖胎兒下壓,然兒門(產道)不開。
  2. 氣旺血衰:血虛失潤,交骨雖可開,但胎兒轉動乏力,難以娩出。

傅青主指出,此證多因產前縱慾過度,精氣耗損,累及氣血生化之源。氣血虧虛則無法濡潤兒門,致交骨黏滯不開。

治法與方藥

治療當以大補氣血為主,佐以開骨通絡之品,使氣血充盈而交骨得開。傅氏創降子湯,組方如下:

  • 當歸一兩:補血活血,潤滑產道。
  • 人參五錢:大補元氣,助氣行血。
  • 川芎五錢:行氣活血,促進胞宮收縮。
  • 紅花一錢:活血化瘀,助胎下行。
  • 川牛膝三錢:引血下行,滑利關節。
  • 柞木枝一兩:傳統開骨藥,鬆解交骨黏滯。

此方氣血雙補,兼通降之性,標本兼顧,使交骨得開而胎順產。

中醫理論延伸

  1. 氣血與產育關係

    • 《婦人大全良方》強調「血為胎之母,氣為胎之帥」,氣血充足則產程順遂。
    • 若肝腎不足(精血虧虛)或脾虛氣弱(氣化無力),皆可影響交骨開合。
  2. 開骨藥運用

    • 除柞木枝外,臨證亦可酌加龜板(滋陰潛陽,軟堅開骨)、血餘炭(化瘀通絡),以助鬆解。
  3. 辨證分型

    • 氣虛型:產程無力、面色蒼白,宜重用人參、黃耆。
    • 血瘀型:交骨緊澀、產痛劇烈,可加益母草、桃仁。

此證屬難產危候,須結合脈診(如脈沉細弱為氣血不足,脈澀滯為血瘀)及產程進展,靈活調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