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交叉選穴法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名詞介紹
交叉選穴法
交叉選穴法,又稱「對側選穴」,為針灸臨床選穴方法之一,其理論根源可追溯至《黃帝內經》。《素問·陰陽應象大論》云:「善用針者……以右治左,以左治右。」此段經文即揭示了人體經脈左右交貫、氣血相通的特性,故可透過刺激健側經穴以調和患側氣血,達到治療目的。
理論基礎
- 經脈交貫理論:
十二正經與奇經八脈在體內左右對稱分布,並通過任督二脈及絡脈相互聯繫。例如,手足三陽經皆交會於大椎穴,而陰經則通過別絡相通,形成「左右相貫、上下相應」的整體網絡。 - 陰陽平衡思想:
中醫認為,疾病多因陰陽失衡所致,而交叉選穴能透過對側經氣的調動,促使陰陽自和。《靈樞·官針》提及「巨刺」「繆刺」二法,即為交叉選穴的具體應用:- 巨刺:針對經脈病變,取對側同名經穴,深刺以調氣。
- 繆刺:針對絡脈病變,取對側相應淺表絡脈或阿是穴,淺刺出血。
臨床應用形式
-
左右交叉選穴:
單側肢體或臟腑病痛時,選取對側同名經穴。如左側肩髃穴疼痛,可針刺右側肩髃穴;左側面癱,常配右側合谷穴。 - 上下左右交叉選穴:
結合「上病下取、下病上取」原則,擴大選穴範圍。例如:- 左上肢癱瘓,可取右下肢陽陵泉或懸鐘穴。
- 右側踝關節扭傷,可針刺左側腕骨或養老穴。
-
經絡辨證延伸:
根據經脈循行特點,亦可跨經選穴。如足少陰腎經與手太陰肺經均聯繫咽喉,故咽喉腫痛者,除取少商穴外,可加刺對側照海穴。
經典案例參考
- 中風偏癱:常取健側風池、肩髃、曲池等穴,配合患側運動針法,以促進經氣流通。
- 牙痛:下牙痛屬足陽明胃經,可交叉選取對側合谷(手陽明大腸經)或內庭穴(足陽明胃經)。
此法的核心在於「通調氣血、以平為期」,透過經絡的對應關係,激發人體自癒能力,為針灸學「整體觀念」的具體實踐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