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蔣星墀>的簡介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蔣星墀(1660年-1735年)是清代的一位醫家,字廷秀,號沁如,又號東山、東山居士。他出生在江蘇吳縣,最初從事癢生,後來改行學習醫學。

蔣星墀對相火的涵義有深入的理解。他認為,張景嶽對相火的說法是指相火靜而守位時,而朱丹溪則是指相火動而燔灼時。他在《合論丹溪景嶽相火大意》這篇論文中對這兩家相火學說進行了詳細的比較和論證。

蔣星墀還有其他一些論述,包括《升降出入說》、《寸口趺陽緊脈不同》、《中腑中臟辨》等。這些論述後來被收錄在《吳醫匯講》一書中。

在《合論丹溪景嶽相火大意》中,蔣星墀表示,相火是陰陽之交、五行之會、五臟之精、六腑之氣以及四肢百骸之元神。相火位於下焦,具有動而燔灼的性質,其顏色是赤色,味道是苦味,氣味是熱氣,音徵是火的聲音,臭味是臊味,形狀像火一樣。相火的主宰在心,榮衛在血,精在精神,神在魂。相火的疾病主要發生在下焦,疼痛在下腹部,熱氣在下焦,煩悶在下焦,口渴在下焦,出汗在下焦,排便在下焦,小便在下焦,夢境在下焦,精神在下焦,血液在下焦。治療相火的原則是以寒涼的藥材滋養陰涼,降低火熱。如果相火過盛,則可以使用苦寒的藥材來清熱瀉火。相火衰退時,則可以使用甘溫的藥材來補充相火的能量。

蔣星墀的《合論丹溪景嶽相火大意》對後世相火學說的發展有重要的影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