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鼻如煙煤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名詞介紹
鼻如煙煤
證名,指患者鼻孔色澤晦暗,呈現如煙煤般之黑色。此證多見於溫熱病、溫疫、溫毒等重證,屬中醫診斷學中望診範疇,反映體內邪熱熾盛、津液耗傷之危候。
病因病機
此證成因主要與溫熱邪氣內熾相關。戴天章於《重訂戴北山廣溫熱論》中指出:「溫證鼻如煙煤者,邪熱燥熱也。」溫熱之邪侵襲人體,若未及時清解,可深入營血,灼傷陰津,致使氣血瘀滯,上熏於鼻,故見鼻色如煙煤。此證多伴隨高熱、神昏、煩躁、口渴等熱盛傷陰之象,嚴重者甚至可出現動風、閉竅等變證。
臨床意義
鼻為肺之竅,而肺主氣,與衛氣運行密切相關。溫熱病過程中,若見鼻如煙煤,常提示邪熱已深入氣分或營血分,病情危重。此證亦可反映熱毒壅滯、氣血失和,多見於熱極生風或熱閉心包之前兆。
相關證候辨析
- 溫熱病:多因外感風熱或暑熱之邪,熱勢亢盛,耗傷津液,鼻竅失潤而現煙煤色。
- 溫疫:疫毒熾盛,燔灼氣血,可迅速出現鼻色晦暗,並伴見斑疹、吐衄等血分證候。
- 溫毒:熱毒蘊結,上攻頭面,除鼻如煙煤外,常見頭面紅腫、咽喉潰爛等表現。
古籍論述
除戴天章所述外,清代醫家吳鞠通於《溫病條辨》中亦強調,溫病過程中若見鼻竅色黑,需警惕熱邪內陷、陰液枯涸之險境,當急予清熱解毒、涼血滋陰之劑。
此證屬溫病危候之一,臨床須結合脈證綜合判斷,以明確病機所在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