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角架風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
名詞介紹


角架風

角架風為中醫病名,指上下牙床盡處腫脹疼痛,導致開口困難、齒齦難以閉合之症候。此病首載於清代醫家鄭梅澗所著《重樓玉鑰》,其描述:「是癥生上下牙床盡處,根上浮腫,以致閉口不便,兩齒難合,咀嚼艱難。」初發時多見單側,然火毒熾盛者可蔓延至雙側。

病因病機

本病多因陽明經火毒壅盛,上攻齒齦所致。陽明經脈循行於面部,包含手陽明大腸經與足陽明胃經,若因飲食辛辣厚味、情志鬱火,或外感熱邪內傳,皆可導致脾胃積熱,火毒循經上沖,燔灼齒齦,氣血壅滯而發為腫痛。

臨床表現

  • 局部症狀:牙床盡處(臼齒根部)紅腫熱痛,嚴重時蔓延至頰腮,開口受限,咀嚼困難。
  • 全身症狀:或伴見口渴、口臭、便秘、舌紅苔黃、脈洪數等陽明實熱之象。

治法與方藥

治療以瀉火解毒、清泄陽明為主,常用方劑如下:

  1. 清胃散(《脾胃論》):
    • 組成:黃連、升麻、生地黃、牡丹皮、當歸。
    • 方義:黃連瀉胃火,生地涼血滋陰,牡丹皮清熱活血,佐升麻散火解毒,當歸和血止痛。適於胃火上攻兼陰傷者。
  2. 黃連解毒湯(《外臺秘要》):
    • 組成:黃連、黃芩、黃柏、梔子。
    • 方義:苦寒直折三焦火毒,適用於火毒熾盛而無陰虛者。

若腫痛劇烈,可加金銀花、連翹增強解毒之力;便秘者加大黃、芒硝通腑瀉熱;若兼夾風邪,見頰腮牽連腫痛,可佐防風、白芷疏風散邪。

相關鑑別

  • 合架風:亦見牙關緊閉,但多因風痰或寒邪凝滯經絡所致,與角架風之陽明火毒病機有異,治法當區分溫通或清泄。

角架風屬口腔急症,其辨證核心在於陽明實火,臨床需結合脈證,靈活加減用藥,以達清熱消腫之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