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瞼中生贅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
名詞介紹


瞼中生贅

病證名,指眼瞼內生出贅生物,形如粟米或黍粒,或伴見血塊結聚之症。此病多因脾胃積熱,氣滯血瘀,熱毒蘊結於胞瞼所致。

病因病機

中醫認為,眼瞼屬脾,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。若飲食不節、過食辛辣厚味,或情志失調,導致脾胃積熱,熱毒上攻於目,燻灼胞瞼,使氣血瘀滯,日久則形成贅生物。此外,外感風熱邪毒,或久病體虛,正氣不足,亦可誘發此疾。

臨床表現

患者可見眼瞼內側生有粟粒狀或黍粒狀贅生物,色紅或紫暗,觸之或硬或軟,或伴見血瘀塊狀物。部分患者可伴隨眼瞼紅腫、疼痛,或視物模糊等症狀。

治療原則

治宜清熱解毒、活血化瘀,以疏通經絡、消散瘀結為主。

常用方藥

  • 赤芍:清熱涼血,散瘀止痛。
  • 丹參:活血祛瘀,通經止痛。
  • 牛黃:清熱解毒,化痰定驚。
  • 黃連:瀉火解毒,清熱燥濕。
  • 當歸:補血活血,調和氣血。

若熱毒熾盛,可加金銀花、連翹以增強清熱解毒之效;若瘀血明顯,可加桃仁、紅花以助活血化瘀。

外治法

可配合針刺放血局部熏洗,如以菊花、桑葉煎湯外洗,以清熱明目、消腫散結。

此病與西醫所稱之眼瞼結膜結石霰粒腫有相似之處,然中醫治療著重整體調理,從脾胃、氣血入手,以標本兼治為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