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瞼生粟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瞼生粟,病證名。系指兩瞼之間生肉如粟米之形的病證。《眼科龍木論》認為本病的原因是:「脾肺受邪,……肝經虛弱,風盛。」也即粟瘡,詳見該條。
瞼生粟,又名粟瘡,是一種發生在眼瞼的皮膚病。其特徵是眼瞼上長出粟米大小的肉芽,表面光滑,質地柔軟,不痛不癢。本病多發生在兒童,常因外傷、感染或其他原因引起。
中醫認為,瞼生粟的病因主要有兩方面:一是脾肺受邪,二是肝經虛弱。脾肺主肌肉,若脾肺受邪,則會導致肌肉失養,出現肉芽增生;肝經主目,若肝經虛弱,則會導致肝風內動,出現肉芽增生。
治療瞼生粟,可用中藥內服外敷的方法。內服可用黃連解毒湯、清肝明目湯等;外敷可用生大黃、黃柏、地丁等煎水熏洗,或用三黃散、龍膽草等外敷。
此外,還要注意飲食調理,多吃蔬菜水果,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。同時,要注意休息,避免過度疲勞。
瞼生粟的預後一般良好,但如果治療不當,可能會引起感染,甚至導致失明。因此,一旦發現瞼生粟,應及早到醫院就診,以免耽誤病情。
以下是《眼科龍木論》中關於瞼生粟的論述:
「瞼生粟,此由脾肺受邪,肝經虛弱,風盛所致。治宜清肝明目,疏風散熱。方用黃連解毒湯加減。若風熱甚者,加菊花、薄荷;肝火甚者,加丹皮、澤瀉;脾虛甚者,加白朮、山藥;風寒甚者,加防風、羌活。」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