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鼻流清涕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鼻流清涕,又名鼻鼽。指鼻腔內不斷流出清涕,或可兼見打嚏等證。

《靈樞.憂恚無言》:「人之鼻洞涕出不收者,頏顙不開,分氣失也。」

《素問.六元正紀大論》:「陽明所至,為鼽嚏。」

《雜病源流犀燭.鼻病源流》:「有鼻鼽者,鼻流清涕不止,由肺經受寒而致也。」

臨床上常突然發病,鼻流清涕,鼻腔作癢,噴嚏頻作,或鼻塞流清涕,或兼有頭痛、發熱等症。宜宣肺疏散,用清肺止流丹、蒼耳散、細辛膏等。慢性發作、體虛者,宜加黃芪、白術等藥。參見鼻鼽條。

鼻流清涕是一種常見的鼻部疾病,多由風寒之邪侵襲肺經所致。臨床表現為鼻腔內不斷流出清涕,鼻腔作癢,噴嚏頻作,或鼻塞流清涕,或兼有頭痛、發熱等症。

治療上宜宣肺疏散,可用清肺止流丹、蒼耳散、細辛膏等。慢性發作、體虛者,宜加黃芪、白術等藥。

需要注意的是,鼻流清涕與鼻炎、過敏性鼻炎等疾病有相似之處,需由醫生進行鑑別診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