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肩內俞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
名詞介紹


肩內俞

肩內俞為經外奇穴之一,首載於《腧穴學概論》,其定位於肩髃穴與雲門穴連線之中點,再直下1寸處。此穴隸屬經外穴系統,雖未歸入正經脈絡,然臨床應用頗具實效。

定位與解剖

肩內俞之位置,需先取肩髃穴(手陽明大腸經穴,位於肩峰前下方凹陷處)及雲門穴(手太陰肺經穴,鎖骨下緣凹陷中)。兩穴連線之中點再垂直向下1寸即為本穴。局部解剖層次涉及三角肌前束、深層肩關節囊及周圍神經血管分布,針刺時須留意層次深淺。

主治與機理

此穴主要用於肩臂疼痛不舉之症,其機理在於疏通局部氣血瘀滯。中醫理論認為,肩臂活動受限多因風寒濕邪侵襲經絡,或勞損導致氣血運行不暢。肩內俞鄰近手三陽經與手太陰肺經交會區域,刺激此穴可調節多經氣血,緩解筋脈拘急。

刺灸方法

  1. 針刺:直刺0.5-1寸,得氣後可行提插捻轉手法,以局部酸脹感為度。
  2. 灸法:艾炷灸3-5壯,或艾條溫和灸5-15分鐘,適用於寒濕痹痛或氣血虛弱之證。

配伍應用

臨床常配合他穴增強療效,如:

  • 肩髃肩貞,共治肩關節周圍炎;
  • 曲池合谷,緩解上肢麻木;
  • 天宗,舒筋活絡,改善肩背僵硬。

學術探討

肩內俞雖屬經外奇穴,然其選穴思路體現中醫「以痛為腧」的取穴原則,與阿是穴理論相通。現代研究指出,刺激此穴可能通過調節肩周肌群張力及局部微循環,達到鎮痛效果,然其機理尚待進一步驗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