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間歇運針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間歇運針是中醫針灸學的一個針刺手法,是在針刺得氣後,每隔一段時間進行捻轉或提插等操作,以保持或加強患者針感的一種方法。

間歇運針有以下作用:

  1. 加強針刺效果:針刺刺激經絡和穴位,使經氣和氣血得到疏通和調和。間歇運針可以使針感得到保持或加強,從而加強針刺效果。

  2. 延長針刺時間:針刺得氣後,患者針感會逐漸減弱,如果不進行間歇運針,針感很快會消失。間歇運針可以使針感得到保持或加強,從而延長針刺時間。

  3. 調節體質:針刺得氣後,患者的經氣和氣血會得到疏通和調和,改善體質。間歇運針可以加強針刺效果,更好地調節患者的體質。

間歇運針是一種簡單易行且具有良好臨床效果的針刺手法。在臨床上,可以應用於治療頭痛、失眠、胃痛、腹瀉、便祕等各種疾病。以下是間歇運針的操作方法:

  1. 擇合適的穴位,用消毒針具刺入穴位。
  2. 刺得氣後,每隔一段時間進行捻轉或提插等操作。
  3. 次運針或間隔時間的長短,根據病情而定。

在操作間歇運針時,需要注意以下幾點:

  1. 控制捻轉或提插的力度,避免用力過猛造成患者疼痛。
  2. 根據病情調整次運針或間隔時間,避免時間過長或過短。
  3. 注意觀察患者的反應,若患者出現不適,應立即停止操作。

總結來說,間歇運針是一種安全有效的針刺手法,但在實施時應注意操作方法和病情評估,以達到最佳治療效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