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「間日瘧」的解釋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3-09-09

名詞介紹


間日瘧,病名。《素問.瘧論》:「間日發者,由邪氣[1]內薄於五臟,橫連募原[2]也。其道運,其氣深,其行遲,不能與衛氣[3]俱行,不得皆出,故間日乃作也。」治用小柴胡湯、清脾飲[4]常山常山酒等。參見瘧疾條。

間日瘧,是瘧疾的一種。瘧疾是由瘧原蟲寄生在人體紅細胞內引起的急性傳染病。間日瘧是指瘧疾發作間隔2天。

間日瘧的發病原因是瘧原蟲在人體內的增殖周期為48小時。當瘧原蟲在紅細胞內增殖到一定數量時,就會引起紅細胞破裂,釋放出大量的瘧原蟲,並刺激機體產生發熱[5]寒戰、頭痛[6]肌肉酸痛等症狀。

間日瘧的臨床表現主要有發熱、寒戰、頭痛、肌肉酸痛、噁心嘔吐腹瀉等。發熱通常在下午或傍晚開始,體溫逐漸升高,可達39℃~40℃,並伴有寒戰。寒戰持續1~2小時後,體溫逐漸下降,出現出汗。出汗後體溫恢復正常,但間隔2天後又會再次發作。

間日瘧的診斷主要根據患者的臨床表現,以及血液檢查發現瘧原蟲。

間日瘧的治療主要以抗瘧藥物為主。常用的抗瘧藥物有氯喹、奎寧、阿莫達喹等。

間日瘧的預防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:

  1. 避免接觸瘧原蟲。
  2. 在瘧疾流行地區,出門時要穿長袖衣服和長褲,並使用蚊帳。
  3. 在瘧疾流行地區,要及時接種瘧疾疫苗。

間日瘧是一種嚴重的傳染病,但如果及時發現和治療,是可以治癒的。因此,如果出現發熱、寒戰、頭痛、肌肉酸痛等症狀,一定要及時到醫院就診。

參考資訊


  1. 邪氣(漢語詞語)_百度百科

  2. 募原_百度百科

  3. 卫气_百度百科

  4. 清脾飲子:基本信息中文名:清脾飲子 組成: -百科知識中文網

  5. 惡寒發熱 - A+醫學百科

  6. 頭痛 - 维基百科,自由的百科全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