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間谷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名詞介紹
間谷
在中醫學中,「間谷」一詞具有兩種不同的涵義,分別涉及運氣學說與經穴別名。
一、運氣術語
「間谷」為五運六氣理論中的專有名詞,指成熟於主歲左右間氣所化生的穀物,與「歲谷」(主歲之氣所生的穀物)相對。《素問·六元正紀大論》多次提及間谷的作用,如:
- 「間谷命太者,其耗白甲品羽。」
- 「食間谷以去其邪。」
- 「食間谷以保其精。」
王冰註解:「間氣化生,故雲間谷也。」意指間谷由六氣中的間氣(即司天、在泉左右四間氣)所化生,其性質與歲谷不同。在運氣學說中,間谷的選擇與攝取,可依據當年的氣運變化調節人體陰陽,以祛邪或固精。
二、經穴別名
「間谷」亦為經穴別名,出自《針灸甲乙經》,指手陽明大腸經的「二間穴」。
- 定位:微握拳,於食指橈側掌指關節前凹陷處。
- 主治:目痛、鼻衄、齒痛、咽喉腫痛等熱證,以及手指麻木等局部病症。
- 操作:直刺0.2~0.3寸,或點刺出血。
此穴為大腸經滎穴,五行屬水,具有清泄陽明鬱熱之效,臨床多用於實熱證的調治。
總結
「間谷」一詞在中醫理論中兼具運氣學與經絡學的雙重意義,既反映自然界氣化與穀物生長的關聯,亦體現經穴治療的臨床應用。理解其內涵,有助於深化對中醫整體觀念的認識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