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瘕瀉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瘕瀉

瘕瀉,病名。《醫林繩墨.泄瀉》:「瘕瀉不便,後重窘痛,此因濕熱蘊積,二便不利,氣滯有動於火也。宜以利氣之劑兼用清涼。」參見大瘕泄條。

瘕,中醫病名。指因氣滯血瘀,或痰濁凝結,或蟲積所致的腫塊。《醫宗金鑒.外科心法要訣》:「瘕,以塊為名,因氣血凝滯,或痰濁凝結,或蟲積所成。」瘕瀉,即瘕所致的泄瀉。

瘕瀉的病因病機,主要為濕熱蘊積,氣滯有動於火。濕熱蘊積,可導致腸道傳導功能失常,出現大便不利;氣滯有動於火,可導致腸道蠕動加快,出現腹瀉。

瘕瀉的臨床表現,主要為大便不利,腹瀉,後重窘痛。大便不利,是由於腸道傳導功能失常所致;腹瀉,是由於腸道蠕動加快所致;後重窘痛,是由於氣滯有動於火所致。

瘕瀉的治療,以利氣化濕、清熱涼血為主。可用大黃、芒硝、白朮、陳皮、甘草等藥物組成方劑治療。

瘕瀉的預防,主要包括以下幾點:

  1. 飲食宜清淡,不宜過食肥甘厚膩、辛辣刺激之物。
  2. 保持大便通暢,避免便秘。
  3. 注意勞逸結合,避免過度勞累。
  4. 保持心情舒暢,避免情緒激動。

瘕瀉是一種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,如果出現相關症狀,應及時就醫,以免延誤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