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賈一元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名詞介紹
賈一元
賈一元,明代醫家,生平籍貫不詳,主要活躍於中醫兒科領域。其著作《保嬰全書》四卷,專論小兒養護與疾病治療,內容涵蓋嬰幼兒生理特點、常見病證及調理方法,惜已散佚,未見傳世。
學術背景與中醫理論貢獻
明代中醫兒科發展成熟,醫家多承襲宋元醫理,並結合臨床經驗,形成系統化的兒科診療體系。賈一元所撰《保嬰全書》,推測其內容應涉及以下中醫理論:
- 小兒生理特點
中醫認為小兒「臟腑嬌嫩,形氣未充」,屬「稚陰稚陽」之體,易受外邪侵襲。賈氏或據此強調調護脾胃、顧護正氣,如運用健脾消食之方(如參苓白朮散加減)以固後天之本。 - 胎毒與驚風論治
明代醫家重視小兒「胎毒」致病,認為與母體孕期飲食、情志相關。賈一元可能援引《小兒藥證直訣》等前賢論述,提出清熱解毒法(如黃連、甘草等藥)以化解胎毒。另對驚風證(急慢驚風),或分述涼肝息風(如鉤藤、羚羊角)與溫補脾腎(如附子、人參)之別。 - 痘疹辨治
明代痘疹(天花、麻疹)流行,《保嬰全書》可能收錄痘疹初起、透發、收靨各階段治法,如升麻葛根湯透表、清熱涼血藥(生地、牡丹皮)防邪內陷,反映當時兒科對傳染病的應對經驗。
著作與歷史定位
賈一元《保嬰全書》雖佚,然據明代醫籍目錄推測,其內容或與同時期《幼科發揮》(萬全)、《幼幼集成》(陳復正)互有參照,屬明代兒科重要文獻。其理論可能融合朱丹溪「陽常有餘,陰常不足」之說,注重滋陰清熱於小兒熱病中的應用。
總結
賈一元之生平雖史料有限,然其著作名稱提示專精於嬰幼兒保健,反映明代中醫兒科「防重於治」的特色。其散佚醫籍的理論碎片,仍可窺見當時醫家對小兒體質與外感內傷調理的獨到見解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