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賈所學>的簡介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名詞介紹
賈所學
賈所學,字九如,明代鴛州(今浙江嘉興)人,為著名本草學家及中醫理論家。其生平專研方書,深諳醫理,尤精於藥物性味歸經與脈學辨證,對後世中藥學發展影響深遠。
學術成就
- 《藥品化義》
賈氏所著《藥品化義》共十三卷,系統闡述藥物性味、升降浮沉、歸經及配伍原理。書中強調「藥理淵微,司命攸系」,認為用藥須明其根本,方能精準施治。此書後經清代醫家李延昰補訂,更臻完善。其內容涵蓋:- 藥物分類:依四氣五味(寒熱溫涼、辛甘酸苦鹹)及功效歸類。
- 歸經理論:詳述藥物對十二經絡的特定作用,如黃連入心經、柴胡入肝膽經等。
- 配伍法則:提出「君臣佐使」的組方原則,並分析相須、相使、相畏等藥性互動關係。
-
《脈法指歸》
此書已佚,據傳為賈氏探討脈診專著,可能涉及寸口脈象(浮沉遲數等)與臟腑病機的對應關係,反映其重視「四診合參」的診療思想。
學術思想
賈氏治學嚴謹,主張醫者須「根據詳義」,即透徹理解藥性與病理的內在聯繫。其理論融合《內經》《本草綱目》之精髓,並結合臨床實踐,例如:
- 氣化論:認為藥物作用與人體氣機升降息息相關,如升麻提氣、牛膝下行。
- 五行生剋:用藥時注重五行相生相剋,如滋水涵木(補腎以養肝)、培土生金(健脾益肺)等治法。
賈所學之著作與思想,不僅豐富了明代本草學內涵,更為中醫藥理論體系提供重要參考,至今仍具學術價值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