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賈銘>的簡介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名詞介紹
賈銘(約1260-1366年),字文鼎,號華山老人,元代著名養生家,海昌(今浙江海寧)人。其生平以重俠義、濟困扶危聞名,更以高壽見稱,享年一百零六歲。明太祖朱元璋曾召見賈銘,詢其養生之道,賈銘答以「慎飲食」為要,並進獻所著《飲食須知》,深得嘉許,獲賜宴禮部而歸。
養生思想與中醫理論
賈銘的養生觀以「飲食養生」為核心,強調「食藥同源」之理。其著作《飲食須知》系統性闡述各類食材的性味、歸經與禁忌,融合中醫「四氣五味」理論,主張飲食須順應體質與時令。例如:
- 四氣五味:賈銘指出,食物分寒、熱、溫、涼四性,酸、苦、甘、辛、鹹五味,須依個人體質調配。如陽虛者宜溫補,陰虛者當清潤。
- 歸經理論:書中詳載食材對應經絡之效,如薑歸肺、脾、胃經,能散寒止嘔;蓮子入心、脾、腎經,可安神固精。
- 時令養生:強調「春夏養陽,秋冬養陰」,如夏季宜食綠豆清熱,冬季當進羊肉溫補,契合《黃帝內經》「天人相應」之旨。
《飲食須知》與中醫食療
《飲食須知》被視為元代食療學重要文獻,內容涵蓋穀物、蔬果、禽獸、水產等類別,並註明相剋相宜之例,如:
- 食物配伍:蟹與柿子同食易致腹瀉(腹瀉),因二者皆寒涼,傷脾胃陽氣。
- 加工禁忌:指出醃製之物多含鹽硝,久服損血脈,與中醫「鹹走血」理論呼應。
賈銘之說不僅繼承《飲膳正要》等經典,更結合民間經驗,體現中醫「治未病」思想,主張日常飲食即為養生之本。其學說對後世食療學與預防醫學影響深遠,亦為現代中醫營養學研究提供重要參考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