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賈黃中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
名詞介紹


賈黃中(字媧民),宋代官員暨醫學文獻整理者,滄州南皮(今河北南皮)人。其生平以仕途與醫籍編纂並重,尤以輯錄《神醫普救方》聞名,雖原書已佚,然其內容反映宋代官方醫學體系與臨證經驗之整合。

仕途與醫學背景

賈黃中於宋初舉進士,歷任校書郎、禮部侍郎等職。宋代士人常有「儒醫互通」之傳統,賈黃中雖非專職醫家,然其主持編纂《神醫普救方》,顯示其對醫學之重視。此書成於北宋太平興國年間(976—984年),屬朝廷敕修醫方巨帙,共七十四卷,內容當匯集前代醫籍及當世驗方,符合宋代「校正醫書局」系統整理醫學文獻之風氣。

《神醫普救方》之醫學價值

據史載,該書規模龐大,推測其分類或參照《太平聖惠方》體例,按病證分門別類,收錄內、外、婦、兒各科方劑。宋代方書注重「普救」精神,強調簡便實用,賈黃中所輯錄之方,可能融合官修醫學之理論框架(如五運六氣、臟腑辨證)與民間療法,反映當時「方證對應」之臨床思維。

與同時代醫籍之關聯

北宋官方醫書如《太平聖惠方》《聖濟總錄》,均以蒐羅廣博、理論與實用並重為特色。《神醫普救方》雖散佚,然其成書時間早於《聖濟總錄》,可視為北宋前期醫學承襲隋唐、下啟金元之過渡性文獻。賈黃中作為整理者,其工作亦體現宋代士人參與醫學知識體系建構之角色。

中醫學術脈絡中的定位

賈黃中之貢獻,在於保存與系統化前代醫方,此舉符合宋代醫學「集大成」之傾向。雖原書不存,但透過《證類本草》《幼幼新書》等後世醫籍之引錄,或可窺見其部分內容。其輯書之舉,亦彰顯宋代「醫政合一」特色,即官僚體系主導醫學知識標準化,對中醫方劑學發展具深遠影響。

註:本文結合歷史記載與宋代醫學特徵推論,因原書亡佚,部分內容為學界合理考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