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季指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
名詞介紹


季指,又稱手小指,為手部第五指,屬中醫經絡學與藏象理論中重要部位。其命名源於古代對手指序位的稱謂,「季」有末梢、微小之意,對應其位於手指最外側之形。

經絡聯繫

季指與手少陰心經、手太陽小腸經有密切關聯:

  1. 手少陰心經:起於心中,其支脈沿手臂內側後緣下行,至季指內側端(少衝穴)。中醫認為「心主血脈」,季指氣血流通與心臟功能相關,若心火亢盛或心血瘀阻,可能反映於季指麻木、溫度異常。
  2. 手太陽小腸經:經脈循行於手外側,止於季指外側端(少澤穴)。小腸經主「泌別清濁」,季指亦與水液代謝相關,臨床針灸此處可調節小腸功能。

藏象對應

中醫將五指與五臟對應,季指屬。腎為先天之本,主藏精、主骨生髓。觀察季指形態(如枯瘦、腫脹)或甲色(蒼白、紫暗),可輔助判斷腎氣盛衰。例如:

  • 季指指節纖細蒼白,多見於腎陽虛弱;
  • 指腹扁平欠彈,可能提示腎精不足。

診斷意義

季指為望診與切診的輔助部位:

  • 甲診:季指指甲出現縱紋、凹陷,或甲床淡白無華,可能與腎虛、血虛有關。
  • 溫度感知:若季指冰涼不溫,多因腎陽不足,無法溫煦肢末;反之灼熱可能為陰虛火旺。

針灸應用

季指末端穴位為臨床常用刺激點:

  • 少衝穴(心經井穴):刺絡放血可清心瀉火,改善熱病神昏。
  • 少澤穴(小腸經井穴):針灸能通乳絡、醒腦開竅,用於乳癰、頭痛。

此指雖小,然透過經絡與臟腑的聯繫,在中醫理論中具獨特意義,為診療與養生之微觀窗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