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季秋痹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季秋痹,病名。出《靈樞.經筋》。十二經筋病中的足厥陰筋病。《靈樞註證發微》:「此證當發於九月(指農曆)之時,故名之曰季秋痹也。」詳足厥陰經筋病候條。

季秋痹,又名季秋風痹,是指足厥陰經筋病,多發於九月,故名季秋痹。本病以足厥陰經筋的急性扭傷為主要病機,由於足厥陰經筋與肝臟相表裡,肝主疏泄,主藏血,肝氣疏泄不利,肝血不足,則可導致肝筋失養,肝筋失於濡養,則可引起筋脈拘急、疼痛,甚則屈伸不利。

季秋痹的臨床表現主要有:

  1. 局部疼痛:多位於足內側,疼痛呈持續性,可伴有腫脹、壓痛。
  2. 屈伸不利:由於筋脈拘急,可導致足內側屈伸不利。
  3. 其他症狀:如頭痛、眩暈耳鳴、耳聾、目赤腫痛、口苦、咽干、胸脅脹痛、納呆、便溏、尿黃、舌質紅、苔薄黃、脈弦。

季秋痹的治療以疏肝理氣、活血通絡為主。可選用柴胡疏肝散、逍遙散、當歸四逆湯等方藥。此外,還可配合針灸、推拿、按摩等治療。

季秋痹的預防主要包括以下幾點:

  1. 避免過度勞累,保持充足的睡眠。
  2. 注意飲食調理,多吃富含維生素和蛋白質的食物,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。
  3. 適當進行體育鍛煉,增強體質。
  4. 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,避免情緒波動。
  5. 每年秋季到醫院進行體檢,以便早期發現和治療季秋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