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急疳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急疳

*急疳是小兒疳病的一種急性發作型疾病,多見於1~3歲的小兒,以春夏季節多發。病因主要與小兒營養不良、消化功能紊亂、感染等因素有關。

症狀與體徵

急疳的臨床表現主要有以下幾點:

  1. 發熱:多為高熱,可達40℃以上,常伴有寒戰、頭痛、全身不適等。

  2. 食慾不振:小兒食慾不振,甚至拒食,可伴有噁心、嘔吐。

  3. 腹瀉:腹瀉多為水樣便,可伴有腹痛、便祕等。

  4. 肝脾腫大:表現為肝脾腫大,多在急性發作期出現。

  5. 貧血:小兒可出現貧血,表現為面色蒼白、倦怠乏力等。

  6. 營養不良:小兒可出現營養不良,表現為體重減輕、肌肉鬆弛、皮下脂肪減少等。

治療與預防

急疳的治療以清熱解毒、健脾益氣、扶正祛邪為主。常用中藥有黃連、黃芩、大黃、白朮、茯苓、山藥、扁豆、薏苡仁等。治療不及時可能會導致嚴重併發症,甚至危及生命。

急疳的預防包括注意飲食衛生,避免食用不潔食物;加強營養攝取,多吃富含蛋白質、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食物;適當運動,增強體質;定期體檢,早期發現和治療疾病。

急疳是一種嚴重的疾病,但如果能早期發現和治療,預後一般良好。家長們要提高警惕,一旦發現孩子有相關症狀,要及時帶孩子到醫院就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