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急蛾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
名詞介紹


急蛾

急蛾為中醫病名,屬喉科急症之一,主要表現為喉核(即扁桃體)突然腫脹疼痛,甚則表面可見黃白色膿點,疼痛劇烈以致吞嚥困難。其病勢急驟,常伴隨發熱惡寒、口臭、便秘等全身症狀,舌苔多黃膩,脈象數而有力。此症多因肺胃積熱,火毒熾盛,上攻咽喉所致,與現代醫學所稱之「急性扁桃體炎」相似。

病因病機

急蛾的發病與肺、胃二經關係密切。肺主宣發肅降,胃主受納腐熟,若平素飲食辛辣厚味,或外感風熱邪氣,易致肺胃熱壅,火毒內蘊。熱毒上沖咽喉,燻灼血肉,則喉核紅腫化膿;熱盛傷津,故見口臭、便秘;外邪與內熱相搏,則發熱惡寒。

臨床表現

  1. 局部症狀:喉核紅腫脹大,表面或有黃白色膿點,疼痛劇烈,吞嚥時加重,甚則痛引耳竅。
  2. 全身症狀:發熱惡寒、頭痛、口乾口臭、小便短赤、大便秘結。
  3. 舌脈特徵:舌質紅,苔黃厚或膩,脈象洪數或滑數。

治療原則

急蛾的治療以「清熱解毒、瀉火消腫」為主,兼以疏風透邪。臨床常用方劑如下:

  • 清咽利膈湯(《外科正宗》):
    組成:連翹、黃芩、梔子、薄荷、牛蒡子、防風、荊芥、玄明粉、金銀花、大黃、甘草等。
    功效:疏風清熱、瀉火通便,適用於肺胃熱盛、便秘煩渴者。
  • 普濟消毒飲(《東垣試效方》):
    若熱毒熾盛,腫痛劇烈,可加減黃連、板藍根、馬勃等以增強清熱解毒之力。

其他療法

  1. 針灸:取少商、商陽穴點刺放血,或針刺合谷、曲池、天突等穴以瀉熱解毒。
  2. 外治:以冰硼散或錫類散吹喉,局部清熱消腫。

急蛾若未及時治療,熱毒內陷,可能轉為「喉癰」(扁桃體周圍膿腫),故早期辨證施治尤為關鍵。中醫強調「治未病」,平素宜飲食清淡,調暢情志,以防肺胃積熱成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