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亟齋居士>的簡介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名詞介紹
亟齋居士,清代著名婦產科醫家,生卒年及籍貫不詳,主要活動於康熙年間。其著作《達生篇》成書於康熙五十四年(1715年),撰於南昌郡署之東堂,為中醫婦科臨床重要文獻,尤重產科調護與臨證辨治。
學術貢獻與著作
- 《達生篇》
此書以「順應自然、慎施干預」為核心,提出產科三大要訣:- 「一曰睡」:強調產前蓄養心神,避免耗氣。
- 「二曰忍痛」:區分「試痛」(假性宮縮)與「正產痛」,主張未至產程不可妄用催生。
- 「三曰慢臨盆」:待胎氣自轉,勿強行用力,符合《黃帝內經》「瓜熟蒂落」之理。
書中詳述產前產後諸症治法,如胎漏、胞衣不下等,並批判當時濫用峻藥催生之弊,提倡「靜、忍、緩」的自然分娩觀,對後世影響深遠。
- 《亟齋急應奇方》(1717年)
此為急救驗方彙編,內容簡要實用,涵蓋內外婦兒諸科急症,反映其「驗、便、廉」的臨床取向。
學術思想特色
亟齋居士承襲明清溫補學派,重視氣血調和與脾胃養護。其產科理論融合以下中醫原理:
- 氣血論:主張「產前一盆火,產後一盆冰」,產前宜清熱養血(如黃芩、白朮安胎),產後當溫補化瘀(如生化湯加減)。
- 經絡學說:指出腹痛須辨足三陰經(肝、脾、腎)氣血盛衰,以判別試痛與正產。
- 情志調攝:遵循《婦人大全良方》「產後忌驚恐憂思」,強調家屬須安定產婦情緒。
歷史評價
《達生篇》因通俗實用,清代至民初多次翻刻,甚至傳入日本,成為產科經典。亟齋居士雖隱其名,然其「順產六字真言」至今仍見於中醫婦科教材,體現中醫「以人為本」的生育觀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