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白滑半邊舌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
名詞介紹


白滑半邊舌

白滑半邊舌為中醫舌診之專有名詞,首載於清代張登所著《傷寒舌鑑》。其特徵為舌面苔色白滑,且僅分布於舌體之一側(左半或右半),另一側則苔薄或無苔,此種舌象多與痰飲內停或少陽樞機不利相關,反映氣機鬱滯、津液分布失常之病機。

病因病機

  1. 痰飲壅肺
    肺主宣發肅降,若寒邪客肺或脾陽不足,水濕不化,聚而成痰飲,上壅於肺,阻滯氣機,津液不得布散,故見舌一側白滑苔。此類患者多伴咳嗽痰稀、胸悶氣促、脈弦滑等症,屬寒痰為患。
  2. 邪鬱少陽
    少陽為樞,主司氣機升降出入。若外邪侵犯少陽經,或情志失調導致少陽樞機不利,膽火鬱遏,三焦水道失暢,津液停聚而成濕濁,上泛於舌,則見半側白滑苔。此類患者常見往來寒熱、胸脅苦滿、口苦咽乾等少陽證候。

治法方藥

  • 痰飲壅肺
    治宜 溫肺化飲,方選《金匱要略》之 苓甘五味薑辛湯 加減,以乾薑、細辛溫肺散寒,茯苓、五味子化痰斂肺,佐半夏、陳皮理氣化痰。若兼脾虛,可合 六君子湯 健脾祛濕。
  • 邪鬱少陽
    治宜 和解少陽,方用 小柴胡湯 為主,柴胡、黃芩疏解少陽鬱熱,半夏、生薑化飲和胃,人參、大棗、甘草扶正達邪。若濕濁偏重,苔膩明顯,可加蒼朮、厚朴以燥濕運脾。

舌象辨析要點

白滑半邊舌之辨證,須結合苔質與全身症狀:

  • 苔質白滑:主寒濕痰飲,若苔厚膩如積粉,提示濕濁壅盛;若苔薄滑而潤,多為輕證。
  • 分布偏側:左側白滑苔多與肝氣鬱結、少陽病相關;右側白滑苔則常見於肺脾氣機不暢。

此舌象提示臟腑氣化失司,臨床需細察兼症,區分病位深淺,方能精準施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