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積痢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積痢又稱飲食內傷痢,是指由於飲食滯留久而不消,造成的痢疾。其主要臨床表現為下痢赤白或色黃如膿,也可能像魚腸一樣,還有可能出現鶩溏且有鮓臭味,此外還會有臍腹撮痛,疼痛時會有痢下,痢下時則疼痛減輕。

治療積痢時,宜化積消導。可以使用靈砂丹、胃苓散、保和丸、通元二八丹,以及治脾湯等方劑進行治療。

《普濟本事方》中也有對積痢的記載,與前述相似。

另外,《醫宗必讀》中對積痢也有一些論述。以病因分析,積痢是由濕熱食痰所致,因此應當下痢來治療。若是新結的病情,下痢後又再度發生,則需要適當調理或補益,不可輕易進行攻下治療。

積痢是一種常見的痢疾,引起積痢的原因很多,臨床表現也不盡相同,因此治療方法要因人而異。在治療積痢時,應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辨證施治,才能取得良好的療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