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肌肉之本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
名詞介紹


肌肉之本——唇舌在中醫理論中的重要性

在中醫理論中,「肌肉之本」一詞出自《靈樞·經脈》,指人體的唇與舌。此概念不僅反映唇舌與肌肉的密切關係,更體現中醫整體觀中「形神合一」的思想。

一、經絡氣血與肌肉之本

《靈樞·經脈》提到:「唇舌者,肌肉之本也。脈不榮則肌肉軟,肌肉軟則舌萎人中滿。」此段闡明唇舌的狀態直接反映肌肉的健康程度。中醫認為,肌肉的豐潤與否,依賴經絡氣血的濡養,而唇舌作為脾胃的外候,其色澤、形態可判斷氣血盛衰。

  1. 脾主肌肉,開竅於口
    脾為後天之本,主運化水穀精微以滋養肌肉。若脾氣健旺,則唇色紅潤、舌體靈活;反之,脾虛氣弱時,可見唇色淡白、舌體胖大或有齒痕,肌肉亦隨之鬆軟無力。
  2. 經脈連屬
    足陽明胃經「環唇挾口」,手少陰心經「繫舌本」,足太陰脾經「連舌本,散舌下」。唇舌的生理功能與這些經絡密切相關,氣血不通則可能導致舌強不語或口唇麻木。

二、唇舌的診斷意義

中醫望診極重視唇舌的變化,因其能直觀臟腑氣血狀態:

    • 色澤:紅潤為氣血充足;蒼白主血虛或陽虛;青紫多屬血瘀或寒凝。
    • 形態:乾裂為津液不足;糜爛多因脾胃濕熱。
    • 舌質:淡白主氣血兩虛;紅絳為熱盛傷陰;紫暗提示血瘀。
    • 舌苔:薄白苔屬正常;厚膩苔多見濕濁內阻;無苔則可能陰液虧耗。

三、病理機轉與臨床關聯

《內經》指出「脈不榮則肌肉軟」,強調氣血無法上榮唇舌時,肌肉失養而萎弱。此機轉常見於:

  • 脾胃虛弱:運化無力,氣血生化不足,導致肢體痿軟、舌萎縮。
  • 經絡瘀阻:如中風後氣血瘀滯,可見舌強不靈、口角歪斜。

四、總結理論內涵

「肌肉之本」的理論,凸顯中醫「以表知裡」的辨證思維。唇舌不僅是局部組織,更是整體氣血盛衰的鏡像,透過其變化可推斷內在臟腑功能,進而指導調理方向。此概念亦與現代醫學「體表-內臟相關」學說有所呼應,展現中醫對人體結構與功能聯繫的深刻洞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