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肌極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名詞介紹
肌極
肌極,又稱肉極,為中醫病證名,指肌肉極度瘦弱、失去光澤之狀態,屬虛勞病範疇。此證首見於《諸病源候論·虛勞病諸候》,載其症狀為「令人羸瘦無潤澤,飲食不生肌膚」,意指患者形體消瘦、肌膚乾枯無華,即使攝取飲食亦難以滋養肌肉,反映氣血衰少、脾胃虛弱之病理基礎。
病因病機
中醫認為,肌極多因長期勞倦、飲食不節、情志失調或久病耗傷所致,其核心病機與脾主肌肉功能失調密切相關:
- 脾胃虛弱:脾為後天之本,主運化水穀精微以濡養肌肉。若脾氣虛衰,運化無力,則水穀精微無法輸布至四肢百骸,導致肌肉失養而漸至瘦削。
- 氣血兩虛:氣虛則推動無力,血虛則濡潤不足,氣血虧虛使肌肉不得充養,呈現羸瘦枯槁之態。
- 肝腎虧損:肝藏血,腎藏精,肝腎不足則精血化生乏源,進一步加劇肌肉失於滋養。
臨床表現
- 形體明顯消瘦,肌肉鬆軟無力,甚至凹陷。
- 皮膚乾燥無澤,觸之粗糙,彈性減退。
- 伴隨症狀常見食欲不振、倦怠乏力、面色萎黃等脾虛徵象,或見眩暈、心悸等血虛之候。
相關典籍與理論延伸
除《諸病源候論》外,《黃帝內經》亦提出「脾主身之肌肉」(《素問·痿論》),強調脾胃功能與肌肉強健之關聯。後世醫家進一步指出,肌極可歸屬「五勞六極」中之「肉極」,與「筋極」、「骨極」等並列,均為虛損重症,需從調補臟腑入手。
辨證論治要點
治療肌極當以補益脾胃、滋養氣血為主,輔以調理肝腎:
- 脾胃氣虛者,可用四君子湯、補中益氣湯加減,以健脾益氣。
- 氣血兩虛者,宜選八珍湯或人參養榮湯,氣血雙補。
- 肝腎陰虧者,可配合左歸丸、一貫煎等滋養肝腎。
此證多屬慢性虛損,需長期調攝,尤重飲食養護,以五穀為養,佐以甘溫補益之品,逐步恢復脾胃生化之源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