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飢傷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飢傷,病證名。因饑餓致傷。出《金匱要略·血痹虛勞病脈證並治》。《景岳全書·雜證謨》:「凡失飢傷飽,損及脾胃,多令人胸膈痞悶,不能消化……神體困倦。」

飢餓損傷腸胃,初宜少予清稀粥,逐次增量,待其胃氣恢復,則飲食漸趨正常。不可驟然飽食,以免重傷脾胃。治宜調養脾胃,用木香人參丸或大健脾丸去黃連等。

《金匱要略·血痹虛勞病脈證並治》原文:

「問曰:病人飢則不能食,飽則不能消,此何病也?師曰:此飢傷也。其脈沉細而弱,其人面色青白,腹中虛痛,食入即吐,飲入即吐,四肢煩疼,身體重,不能轉側,小便不利,大便不通,此飢傷也。治之宜溫補脾胃,以甘草湯主之。甘草湯方:甘草二兩,生薑三兩,大棗十二枚,水一斗,煮取六升,去滓,溫服三升,日三服。」

《景岳全書·雜證謨》原文:

「凡失飢傷飽,損及脾胃,多令人胸膈痞悶,不能消化……神體困倦。若飢則不能食,飽則不能消,此飢傷也。治宜調養脾胃,用木香人參丸或大健脾丸去黃連等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