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霍亂痧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霍亂痧,病名。痧證之一。《雜病源流犀燭.痧脹源流》:「霍亂痧,痛而不吐瀉者,名乾霍亂,毒入血分也,宜放痧。新食宜吐,久食宜消,食積下結宜攻。痛而吐瀉者,毒入氣分也,宜刮痧;有痧筋則放,宜調其陰陽之氣。須知腸胃食積,宜驅不宜止,止則益痛。若吐瀉而後痛者,此因瀉糞穢氣所觸,宜用藿香正氣散。須防食積血滯,或消或攻,或活血,山藥、茯苓不可亂施;燥濕之品,溫暖之藥,俱在所禁。乾霍亂盤腸大痛,先放痧,後即服藥。」方宜寶花散與潤下丸。參見痧、霍亂條。
霍亂痧是一種急性腸胃炎,其主要症狀是腹痛、嘔吐、腹瀉,嚴重者可導致脫水和電解質紊亂。霍亂痧是由霍亂弧菌感染引起的,該菌可通過糞口途徑傳播。霍亂弧菌在人體腸道內大量繁殖,並釋放出毒素,導致腸道黏膜受損,引起腹痛、嘔吐、腹瀉等症狀。
霍亂痧的治療主要包括補液、電解質治療和抗菌治療。補液的目的是糾正脫水和電解質紊亂。電解質治療的目的是補充體內流失的電解質。抗菌治療的目的是殺滅霍亂弧菌。
霍亂痧是一種嚴重的疾病,如果不及時治療,可導致死亡。因此,如果出現霍亂痧的症狀,應立即就醫。
以下是霍亂痧的症狀:
- 腹痛
- 嘔吐
- 腹瀉
- 水樣便
- 脫水
- 電解質紊亂
- 低血壓
- 休克
如果出現以上症狀,應立即就醫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