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火鬱發之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火鬱發之,是一種治療原則。出自《素問.六元正紀大論》。王冰註:「火鬱發之,謂汗令疏散也。」火鬱,指熱邪鬱而內伏;發,發泄,發散。
如溫熱邪至氣分,症見身熱、心煩,口渴無汗,舌苔粗黃,須辛涼透達,使病人微汗,則氣分熱邪可以向外散髮,亦即透衛泄熱。又如火鬱抑於內,非苦寒沉降之劑可治,用升陽散火湯使其勢窮則止。
火鬱發之,是指熱邪鬱而內伏,需要通過發汗、透達等方法來疏散熱邪。
火鬱發之的臨床應用
- 火鬱發之可用於治療溫熱病。溫熱病是由於溫熱之邪侵襲人體所致,臨床表現為發熱、口渴、心煩、身熱、舌苔黃、脈數等。火鬱發之可用於治療溫熱病的氣分證,症見身熱、心煩、口渴無汗、舌苔粗黃,須辛涼透達,使病人微汗,則氣分熱邪可以向外散髮,亦即透衛泄熱。
- 火鬱發之可用於治療肝鬱化火。肝鬱化火是由於肝氣鬱結,化生火熱所致,臨床表現為胸脅脹痛、口苦、咽乾、目赤、大便乾結、小便黃赤等。火鬱發之可用於治療肝鬱化火的氣分證,症見胸脅脹痛、口苦、咽乾、目赤、大便乾結、小便黃赤,須辛涼透達,使病人微汗,則氣分熱邪可以向外散髮,亦即透衛泄熱。
- 火鬱發之可用於治療痰熱內蘊。痰熱內蘊是由於痰熱蘊結,化生火熱所致,臨床表現為胸悶、痰多、咳嗽、痰黃、口乾、口苦、大便乾結、小便黃赤等。火鬱發之可用於治療痰熱內蘊的氣分證,症見胸悶、痰多、咳嗽、痰黃、口乾、口苦、大便乾結、小便黃赤,須辛涼透達,使病人微汗,則氣分熱邪可以向外散髮,亦即透衛泄熱。
火鬱發之的注意事項
- 火鬱發之宜慎用於陰虛內熱者。陰虛內熱者,陰液不足,虛火內生,火鬱於內,不宜使用辛涼透達之品,以免加重陰虛內熱。
- 火鬱發之宜慎用於氣虛者。氣虛者,正氣不足,不宜使用辛涼透達之品,以免耗傷正氣。
- 火鬱發之宜慎用於孕婦。孕婦陰血偏盛,不宜使用辛涼透達之品,以免傷及胎兒。
- 火鬱發之宜慎用於小兒。小兒陰稚,不宜使用辛涼透達之品,以免傷及陰液。
- 火鬱發之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。火鬱發之是一種治療原則,具體用藥需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而定,切不可盲目使用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