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火薪脈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名詞介紹
火薪脈
火薪脈為中醫脈學名詞,屬特殊脈象之一。其脈來勢若火燃薪,焰勢熾盛,急促而躁動,猶如烈火燎原,顯現出陽熱亢盛、陰液耗傷之象。此脈首載於《素問·大奇論》,原文云:「脈至如火薪然,是心精之予奪也,草乾而死。」意指此脈象與心精耗奪相關,預後多險惡,若逢草木枯乾之季(如秋冬),則病勢更危。
中醫病機與臨床意義
- 陽熱亢極,陰液枯涸
火薪脈主病多因邪熱熾盛,燔灼氣血,或久病陰虛陽亢,致使脈道失潤,呈現躁急如火之態。其脈象特徵為來勢洪大躁疾,按之浮散不斂,彷彿薪柴燃燒時火勢騰躍之狀,反映體內「有餘之火」與「不足之陰」的激烈衝突。 - 與心臟關係密切
《內經》指出此脈象與「心精之予奪」相關。心主血脈,若心陰虧耗或心火獨亢,可致脈氣失守,呈現火薪之象。臨床常見於高熱神昏、狂躁譫語,或陰虛火旺之重證,如溫病熱入營血、消渴晚期陰竭陽浮等。 - 預後判斷
火薪脈若見於急性熱病,多提示邪熱燔灼,需急瀉火存陰;若見於慢性病後期,則屬真陰耗竭、虛陽外越之危候。古籍以「草乾而死」喻其預後不良,強調陰液枯竭時(如秋冬燥令),病情易趨惡化。
鑑別診斷
火薪脈需與其他陽熱脈象區分:
- 洪脈:雖來勢盛大,但脈形寬滿,如波濤洶湧,主實熱證,未必伴陰虛。
- 數脈:僅指至數增快,而火薪脈更強調脈勢躁疾不寧。
- 疾脈:一息七至以上,多屬陽極陰竭,與火薪脈之「焰勢」特徵有別。
治法與典籍延伸
歷代醫家對火薪脈的論述,多結合「標本緩急」辨治。如熱盛者宜黃連解毒湯、犀角地黃湯清熱涼血;陰虛陽亢者可用大定風珠滋陰熄風。然此脈本質凶險,需綜合四診審因論治。
此脈象揭示中醫「象思維」特色——以自然現象喻人體病理,臨床需細察脈勢、脈形、脈位,方能準確把握病機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