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火天奪日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
名詞介紹


火天奪日

證名,屬中醫眼科病症之一,指白睛(即眼白部分)出現嚴重紅赤、腫脹高突之證候。此證首載於清代眼科專著《目經大成》,其卷二描述:「天廓(指白睛)盡情腫起,色紫碧,狀如敗豬肺,看得怕人,甚者並風輪包倒,不見金井,故曰火天奪日。」意指白睛腫脹異常,色澤紫暗如腐敗之豬肺,甚者可遮蔽黑睛(風輪),使瞳孔(金井)不可見,狀似天日被火勢侵奪,故名。

病因病機

此證多因火邪熾盛,上攻目絡所致。中醫認為,白睛屬肺,肺主氣、司宣發,若肺經鬱熱或外感風熱毒邪,循經上犯目竅,可致氣血壅滯,發為腫赤;若兼肝火上炎或脾胃積熱,火毒交攻,則病情加劇,呈現紫碧腫脹之危象。

臨床表現

  1. 白睛病變:眼白部位高度充血腫脹,色澤紫紅或暗碧,形如腐敗豬肺,觸之或有熱痛感。
  2. 累及風輪:嚴重時腫脹組織壓迫黑睛(角膜),甚至遮蔽瞳孔,影響視物。
  3. 全身症狀:或伴頭痛、口苦、煩躁、便秘、舌紅苔黃等實熱之象。

相關鑑別

  • 形如蝦座:同屬白睛腫赤病症,但腫脹程度較輕,形似蝦腹,色多鮮紅,病機偏風熱壅肺,與火天奪日之熱毒熾盛有輕重之別。
  • 暴風客熱:為外感風熱所致白睛紅腫,然腫勢較平,少見紫暗色變,亦無瞳孔遮蔽之候。

中醫治法

瀉火解毒、涼血散瘀為主,分內治與外治:

  1. 內治方藥

    • 瀉肺飲加減:黃芩、桑白皮清肺熱,梔子、連翹瀉火解毒,赤芍、丹皮涼血散瘀。
    • 龍膽瀉肝湯:若兼肝火熾盛,目赤痛甚,可合方化裁。
    • 通脾瀉胃湯:針對脾胃積熱上攻,症見便秘、口渴者。
  2. 外治輔助

    • 黃連煎湯外洗或冷敷,清熱解毒。
    • 犀黃散點眼,適用於熱毒壅盛之紅腫。

理論延伸

此證體現中醫「五輪學說」中氣輪(白睛)風輪(黑睛)的病理關聯。肺肝火盛,氣輪失司,可波及風輪,甚則影響水輪(瞳孔),顯示臟腑之火邪傳變對眼目的層次性侵害。古籍強調「火天」喻肺火如燎原之勢,「奪日」形容瞳神受蔽,反映古人對眼症病機的形像化歸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