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火化少陽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
名詞介紹


火化少陽

火化少陽為中醫運氣學說之術語,指少陽之氣主司相火,其氣化特性以火為本。《素問·至真要大論》云:「少陽司天,其化以火」,明確指出少陽在六氣主司中,其氣化作用以火性為核心表現。

少陽與六氣之關係

中醫將一年之氣候變化分為六氣,由三陰三陽所主司,分別為:厥陰、少陰、太陰、少陽、陽明、太陽。少陽屬三陽之一,主司相火之氣,其氣化特徵為溫熱、升發、明亮,與人體少陽經(手少陽三焦經、足少陽膽經)相應。

火化少陽之生理與病理

在正常生理狀態下,少陽相火主持樞機,調和氣血,促進陽氣之升發與疏泄。若少陽氣化失調,則易現火熱之證,如口苦、咽乾、目眩、胸脅苦滿等,此即《傷寒論》所述之少陽病證候。

少陽司天之氣候影響

於五運六氣理論中,若少陽司天(即少陽相火主司上半年氣候),則氣候偏於炎熱,易致火邪偏盛。此時人體若調攝不當,可能出現火熱上炎、津液耗傷等病變,臨床可見發熱、煩躁、瘡瘍等症。

少陽與臟腑之聯繫

少陽經絡屬膽與三焦,膽主決斷,三焦主氣機水道,故火化少陽不僅涉及外感熱病,亦與內傷雜病相關,如膽火上擾之失眠、耳鳴,或三焦鬱熱之小便赤澀、水腫等。

綜上,火化少陽為中醫理論中闡述少陽相火氣化特性之重要概念,其不僅涉及六氣之變化,亦與人體生理、病理密切相關,為臨床辨治少陽病證之關鍵所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