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活子時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名詞介紹
活子時
活子時為氣功內丹術之重要術語,特指修煉者在「煉精化氣」過程中,因入靜至極而引發炁機發動的關鍵時刻。此現象不受固定時辰限制,強調「機緣所至,自然而生」。《入藥鏡》云:「一日內,十二辰,意所到,皆可為。」即說明活子時之出現,全賴身心狀態與內氣積累,非拘泥於外在時序。
內涵與機理
- 炁機發動之象
活子時的核心在於「炁動」,即先天之炁(元氣)於丹田萌發之態。修煉者於深度靜定中,身心鬆透,陰陽二氣交感,此時「一陽來復」,體內真陽之氣自然湧現,為「產藥」之先兆。此狀態常伴隨微熱、氣動或光明等內景,然需「勿忘勿助」,順其自然。 - 與「子時」之別
傳統「子時」為午夜十一至一時,屬自然界陰極陽生之刻;而「活子時」則為人身小宇宙對應的內在陽氣初生之時,故稱「活」。張伯端《悟真篇》提及「火候不用時,冬至不在子」,即強調內丹修煉須依個人氣機變化,非外在時辰所能限定。 - 產藥之關鍵
活子時為「小藥」產生之機,此時元精化炁,需以「採藥」之法(如吸舐撮閉)引導炁歸丹田,進而烹煉。若錯失此機,則炁散無功,故內丹家極重「知時」與「用符」,即敏銳覺察炁動並適時運用火候。
中醫理論基礎
從中醫角度,活子時與「腎間動氣」密切相關。《難經》稱腎為「先天之本」,藏元陰元陽,而活子時之陽氣萌發,實為腎中真陽(命門之火)激盪所致。此過程需心腎相交、水火既濟,方能促成精化為炁。此外,三焦氣機之通暢與督任二脈的循環,亦為活子時出現的重要條件。
修煉要旨
活子時雖為自然現象,然修煉者須透過以下基礎方能感應:
- 積精累氣:平日節欲養精,使精足氣旺。
- 調息凝神:透過調息與止念,達到「虛極靜篤」之境。
- 玄關竅開:身心鬆靜至極,玄關一竅(丹田或祖竅)自啟,引動先天之炁。
總言之,活子時是內丹修煉中「天人合發」的體現,既是生理氣化的轉折點,亦是心神與元炁交融的契機,為丹道「百日築基」階段的核心驗證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