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惠民藥局提調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
名詞介紹


惠民藥局提調

惠民藥局提調為元代醫藥職官名,隸屬於官方醫療機構「惠民藥局」之管理體系。元代於各路(地方行政區劃)設立惠民藥局,旨在為民眾提供醫療服務與藥材配給,此機構之運作由各路正官負責督導,故稱「提調」。各路長官兼任惠民藥局之主管,統籌局務,確保醫藥資源之調配與運用符合朝廷惠民之宗旨。

元代惠民藥局之設,反映當時官方對醫藥衛生之重視,其職能包括藥材採辦、醫官派遣、貧民施藥等,兼具公共醫療與社會救濟之性質。提調官作為地方行政首長,須協調醫藥資源,監督局內醫官(如「局使」「副使」等)執行職務,並定期向上呈報運作情形。此制度亦體現中醫「醫政合一」之傳統,即醫療事務與行政管理緊密結合,以達致「上醫醫國」之理念。

從中醫歷史觀之,惠民藥局承襲宋代「太平惠民局」之遺緒,進一步制度化官方醫療體系。元代醫政受金元四大家學術影響,藥局所備方藥亦可能融合當時盛行之寒涼、攻邪等學派特色。提調官雖非專業醫者,然其管理職責涉及藥材品質、醫方審核等,間接影響民間醫療實踐,亦為研究中古時期醫藥行政與社會醫療網絡之重要課題。

註:元代惠民藥局之具體運作細節,見載於《元史·百官志》及《元典章》等文獻,後世醫政研究常引為典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