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蛔疳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蛔疳,病證名。出《太平聖惠方》。因生蛔蟲日久而成的疳疾。患兒多形體羸瘦,精神不安,腹中作痛,皺眉多啼,嘔吐清水,夜間磨牙,容易饑餓,並嗜食異物。治宜驅蛔補脾,不宜濫施攻伐。可用理中安蛔湯,繼用化蟲丸及肥兒丸調治。如有蟲自口鼻出可用烏梅丸煎服。

蛔疳,又名蛔蟲病,是小兒常見的寄生蟲病。由蛔蟲寄生於小腸所致。蛔蟲是一種線狀的蠕蟲,成蟲長約10-20厘米,白色或淡黃色,頭部有鉤狀突起,可附著於腸壁上。蛔蟲的卵隨糞便排出體外,在外界環境中可存活數月。人類通過食用被蛔蟲卵污染的食物或水而感染蛔蟲。

蛔蟲病的臨床表現主要有腹痛、腹瀉、嘔吐、食欲不振、消瘦、貧血、夜間磨牙、嗜食異物等。嚴重者可出現腸梗阻、腸穿孔、蛔蟲栓塞等併發症。

蛔蟲病的診斷主要根據臨床表現和糞便檢查。糞便檢查可發現蛔蟲卵。

蛔蟲病的治療以驅蟲為主。常用的驅蟲藥有阿苯達唑、左旋咪唑、丙硫咪唑等。驅蟲後應注意飲食衛生,避免再次感染。

蛔蟲病的預防主要包括以下幾點:

  1. 保持飲食衛生,不吃生冷不潔的食物和水。
  2. 飯前便後要洗手。
  3. 勤換洗內衣褲,保持肛門清潔。
  4. 對兒童要定期進行蛔蟲檢查,發現感染要及時治療。

蛔蟲病是一種可以治癒的疾病。如果發現孩子有蛔蟲病的症狀,應及時帶孩子到醫院就診,以免延誤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