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灰苔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名詞介紹
灰苔
灰苔為中醫舌診中常見的舌苔類型,主裡證,反映病邪已深入臟腑,多見於疾病的中後期。其病機有寒熱之別,臨床需結合苔質的潤燥與兼雜症狀進行辨證。
灰苔的寒熱辨證
-
灰苔屬寒證
- 特徵:舌苔呈灰白色,苔質滑潤,舌面濕潤。
- 病機:多因陽氣虛衰,陰寒內盛,常見於三陰經(太陰、少陰、厥陰)病證,如脾腎陽虛、寒濕內停。
- 治法:宜溫陽散寒,可選用附子理中湯、四逆湯等方劑,以振奮陽氣、驅散陰寒。
-
灰苔屬熱證
- 特徵:舌苔灰黃或灰黑,苔質乾燥,甚則粗糙起刺。
- 病機:多因裡熱熾盛,津液耗傷,常見於陽明腑實證或溫病熱入營血階段。
- 治法:宜清熱瀉火或攻下泄熱,可選用大承氣湯、黃連解毒湯等方劑,以通腑泄熱、存陰護津。
灰苔的兼雜證候
灰苔亦可與其他舌象結合,進一步細化辨證:
- 灰膩苔:苔灰而黏膩,多屬痰濕或寒濕內阻,宜化痰祛濕或溫化寒濕。
- 灰燥苔:苔灰而乾裂,多屬熱極傷陰,宜清熱滋陰。
- 灰滑苔:苔灰而水滑,多屬陽虛水泛,宜溫陽利水。
灰苔的辨證需綜合四診,尤其須觀察舌質的顏色(如淡白、紅絳)、潤燥程度,以及伴隨的脈象與症狀,方能準確判斷病性與病位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