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恍惚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恍惚,中醫名詞,是指神思不定,迷亂無主之證。見於《傷寒論·辨太陽病脈證並治》。《醫林繩墨》卷三:「恍者,疑而未定之象;惚者,似物所有之謂。」因七情內傷,或外邪內乾,致心氣不足,心血虛虧而成。治宜養心安神,用硃砂安神丸、養心湯、定志丸等方。

恍惚的症狀主要表現為:神志不清,思維不集中,注意力不集中,記憶力減退,失眠多夢,心悸,胸悶,氣短,頭暈,耳鳴,健忘,多疑,妄想,幻覺等。

恍惚的病因主要有:

  1. 七情內傷:七情指喜、怒、憂、思、悲、恐、驚。情志不遂,過喜傷心,過怒傷肝,過憂傷肺,過思傷脾,過悲傷腎,過恐傷膽,過驚傷心。情志內傷,可導致心氣不足,心血虛虧,神志不清,思維不集中。
  2. 外邪內乾:外邪侵襲人體,內傷臟腑,可導致心氣不足,心血虛虧,神志不清,思維不集中。

恍惚的治療方法主要有:

  1. 養心安神:可用硃砂安神丸、養心湯、定志丸等方。
  2. 疏肝解郁:可用柴胡疏肝散、逍遙散等方。
  3. 健脾益氣:可用參苓白朮散、四君子湯等方。
  4. 滋陰補血:可用六味地黃丸、歸脾湯等方。

恍惚的預防方法主要有:

  1. 保持良好的心情,避免情緒激動。
  2. 注意勞逸結合,避免過度疲勞。
  3. 飲食清淡,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。
  4. 適當運動,增強體質。
  5. 定期體檢,早發現早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