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黃燕台>的簡介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黃燕台,字庭鏡,清代醫家。生於乾隆四十三年(1778年),卒於嘉慶二十三年(1818年)。
黃燕台自幼好學,博覽群書,尤精於醫學。他曾師從名醫張志聰,並廣泛收集前人有關眼疾的論述及醫案,編著成《目經大成》六卷,於嘉慶九年(1804年)刊行。
《目經大成》是一部集大成的眼科專著,內容豐富,論述精闢,對後世眼科學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。書中收錄了大量有關眼疾的臨床病例,並對各種眼疾的診斷、治療、預防等方面進行了詳細的論述。
黃燕台在眼科學上的成就,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:
(1)他提出了“目為心之苗”的觀點,認為眼睛是心臟的一個外部器官,與心臟有著密切的關係。
(2)他對各種眼疾的病因、病理、診斷和治療進行了深入研究,並提出了許多有價值的見解。
(3)他總結了前人的經驗,創立了一系列新的治療方法,取得了良好的療效。
黃燕台的醫學成就,為後世眼科學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。他是清代著名的眼科醫家,也是我國眼科學的奠基人之一。
以下是《目經大成》中的一段原文:
“目為心之苗,心為目之主,故目之病多由心而生。心火上炎,則目赤腫痛;心血不足,則目乾澀昏花;心氣虛弱,則目視物不明;心神不寧,則目多眥動。凡此諸病,皆與心有密切關係。治目當先治心,心病若愈,目病自愈。”
黃燕台的這段話,強調了心與目之間的密切關係,指出了治療眼疾應先治心的重要性。這一觀點,對後世眼科學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