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黃宣>的簡介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
名詞介紹


黃宣

黃宣,宋代醫家,天臺(今浙江天臺)人,生平事蹟記載較少,然其著作《藥草》十卷,雖已散佚,仍可推測其對本草學有一定貢獻。宋代為中醫藥學發展之重要時期,官方與民間皆重視藥材整理與臨床應用,黃宣所撰《藥草》或為當時地方性本草著作,反映其對藥物性味、歸經及功效之研究。

在傳統中醫理論中,本草學為核心基礎,歷代醫家如陶弘景、孫思邈等皆致力於藥材分類與應用。宋代《證類本草》《本草衍義》等著作,系統化整理藥物知識,推測黃宣之《藥草》可能承襲此脈絡,針對地方藥材或臨床驗方進行彙編。天臺地處浙江,植被豐富,其內容或涵蓋江南特有草藥,如黃精、白朮等,並結合四氣五味、升降浮沉理論,闡述其療效。

中醫用藥講究「君臣佐使」配伍,黃宣若為臨床醫家,其書可能亦載方劑組合,反映宋代醫家對藥物相互作用之理解。例如,補益藥多甘溫,歸脾肺經;清熱藥多苦寒,歸心肝經,此類理論於宋代已趨成熟。此外,宋代印刷術進步,醫籍流通較廣,黃宣著作雖佚,其部分內容或曾影響後世地方醫學發展。

綜觀之,黃宣作為宋代醫家,其《藥草》一書之佚失雖為憾事,然從時代背景與地域特色,可窺見其於本草學之探索,亦為中醫藥史中一方之代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