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黃五辰>的簡介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
名詞介紹


黃五辰

黃五辰,明代著名醫家,江陰(今屬江蘇)人,醫術精湛,名噪鄉里。其生平雖未見詳載於正史,然地方誌及醫籍記載顯示,其與同邑醫家戚秉垣、沈綬齊名,共以醫術聞名於世。黃氏著述頗豐,撰有《醫家正旨》六卷、《醫經正宗》八卷,惜今已散佚,未能窺其全貌。

學術背景與醫術特色

明代中醫學承襲金元四大家之學說,並融合各家之長,黃五辰之醫術亦受此影響。其著作《醫家正旨》與《醫經正宗》之名,反映其重視醫學理論之正統性與臨床實踐之結合,或屬「醫經派」一脈,強調以《內經》、《難經》為基礎,闡發醫理,並注重方藥之運用。

著作推測與學術貢獻

  1. 《醫家正旨》
    書名「正旨」二字,或寓「正本清源」之意,推測內容可能涉及對歷代醫家理論之辨析,或闡述陰陽五行、臟腑經絡等中醫核心理論,並結合臨證經驗,提出個人見解。明代醫家多重視「辨證論治」,黃氏可能於書中強調四診合參、八綱辨證之重要性。
  2. 《醫經正宗》
    「正宗」一詞,常見於明代醫籍,如張介賓《類經》,旨在溯本求源,尊崇經典。此書或為對《黃帝內經》等經典之註解發揮,可能融入黃氏對脈學、針灸或藥性之獨到見解。明代溫補學派興起,若黃氏受此影響,書中或重視脾胃、腎命門之調養。

與同邑醫家之關係

黃五辰與戚秉垣、沈綬並稱,反映江陰一地醫風鼎盛。三人或共同研討醫理,互有師承或切磋之誼。明代地方醫家常有結社論醫之風,黃氏可能參與其中,推動當地醫學交流,其學術思想或見於地方醫案集錄。

歷史評價與影響

雖著作失傳,然黃五辰能被方誌記載,足見其於明代醫林有一定地位。其學術可能影響江南醫家,尤其對江陰後世醫者之理論與臨床實踐有所啟發。明代中醫重視「醫案」記錄,若黃氏醫案曾流傳,或可窺其診治思路,如對傷寒、雜病之治法。

小結

黃五辰作為明代地方醫家,代表民間醫學之蓬勃發展,其著作雖佚,但從書名推測,其學術傾向於融合經典與實用,反映當時醫家對理論與臨床並重之追求。其與同邑醫家之互動,亦展現明代醫學地域性傳承之特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