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黃庭堅>的簡介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黃庭堅(1045-1105年),字魯直,號山穀道人、涪翁。分寧(今江西修水)人。治平(1064-1067)年間進士,任檢討官,遷著作佐郎,與蘇軾齊名,世稱「蘇黃」。
黃庭堅愛好醫學,常與名醫初虞世交往,討論醫學,故精通醫理,著《食時五觀》一卷。
黃庭堅在《食時五觀》中提到:「食時五觀」是指在進食時,要注意五個方面:
- 飲食要定時定量,不可暴飲暴食。
- 飲食要清淡,不可過於油膩。
- 飲食要衛生,不可吃不潔淨的食物。
- 飲食要適量,不可過飽過飢。
- 飲食要營養均衡,不可偏食。
黃庭堅認為,飲食是人體健康的重要基礎,只有注意飲食的合理性,才能保持身體健康。
黃庭堅的《食時五觀》對後世的飲食養生有很大影響,至今仍有借鑑意義。
以下是《食時五觀》原文:
食時五觀
食時五觀,食宜定時,食宜少,食宜潔,食宜節,食宜和。
食宜定時,以合四時之氣,五臟之和。食宜少,以養胃氣,不傷脾陰。食宜潔,以除六淫之毒,三垢之害。食宜節,以養元氣,不傷真陰。食宜和,以調五臟,不傷六腑。
食宜定時,則五臟調和,氣血流通,精神爽利。食宜少,則胃氣不傷,脾陰不損。食宜潔,則六淫之毒,三垢之害,不能侵害。食宜節,則元氣不傷,真陰不耗。食宜和,則五臟調和,六腑不傷。
若不遵此五觀,則飲食無度,損傷脾胃,百病叢生。
黃庭堅的《食時五觀》是一部飲食養生著作,對後世的飲食養生有很大影響。其內容簡明扼要,通俗易懂,值得一讀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