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黃庭堅>的簡介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黃庭堅(1045-1105年)是治平年間進士出身的文學家,與蘇軾齊名,號稱「蘇黃」。他除了文學才華外,還對醫學有著濃厚的興趣,與名醫初虞交往,專研醫理。他著有一部名為《食時五觀》的著作,對後世的飲食養生有著重要的影響。

黃庭堅的食時五觀 黃庭堅在《食時五觀》中提到了進食時需要注意的五個方面:

  1. 食宜定時:意指進食需要按照定時定量的原則,不能暴飲暴食。
  2. 食宜少:食物需要清淡,不可過於油膩。
  3. 食宜潔:食物應該衛生乾淨,不能吃不乾淨的食物。
  4. 食宜節:飲食需要適量節制,不能過飽或過飢。
  5. 食宜和:飲食需要營養均衡,不能偏食。

黃庭堅認為,飲食是人體健康的重要基礎,只有注意飲食的合理性,才能保持身體健康。他的《食時五觀》對後世有著廣泛的影響,至今仍然具有借鑑價值。

以下是《食時五觀》的原文:

食時五觀:

  • 食宜定時,以合四時之氣,五臟之和。
  • 食宜少,以養胃氣,不傷脾陰。
  • 食宜潔,以除六淫之毒,三垢之害。
  • 食宜節,以養元氣,不傷真陰。
  • 食宜和,以調五臟,不傷六腑。

食宜定時,則五臟調和,氣血流通,精神爽利。 食宜少,則胃氣不傷,脾陰不損。 食宜潔,則六淫之毒,三垢之害,不能侵害。 食宜節,則元氣不傷,真陰不耗。 食宜和,則五臟調和,六腑不傷。

若不遵此五觀,則飲食無度,損傷脾胃,百病叢生。

黃庭堅的《食時五觀》是一部飲食養生的著作,對後世的飲食養生有重要影響。它的內容簡明扼要,通俗易懂,值得一讀。